35岁才能悟“难得糊涂”

wx_云淡风_J5f7s   评论

《35岁以后才能悟难得糊涂》

    年青时曾在几位老领导,资深人士家客厅中正,看到一副相同的郑板桥体中堂——“难得糊涂”。当时就有些糊涂: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精明些吗?为何还要难得糊涂,“糊涂”难道还成了一种高修养了?查了一下资料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读,难懂其奥妙,反正没有共鸣。
读过学校规定的书,再读些课外的书,经历一些事,看看那些个名人沧桑的人生,旁观一些社会现象,才发现“难得糊涂”早已花开遍地,只不过名称不同,而实质相似。


孔子发现了糊涂,取名中庸;老子发现了糊涂,取名无为;庄子,发现了糊涂,取名逍遥;墨子发现了糊涂,取名非攻。如来发现了糊涂,取名忘我。世间万事,唯糊涂难也。有些事,问得太清楚,便是无趣。佛说,人不可太尽,事不可太尽,凡事太尽,缘分势必早尽。
说早了“难得糊涂”,年轻气盛的青年根本无感受,还会易为他人所不耻,“消极,不求上进,没有理想”等大帽子扣下来,谁受得了,完全会被“正能量”绑架。并且制定和执行规则的劳心的精英们会非常着急,因为他们最难管理的是理智的人。真话有“刺”,实话有“毒”,虽是良药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得了的。35岁后悟“难得糊涂”时段最好,成熟而不走极端,能更好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

古语云: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精则无友。小事情,只要不是原则问题,要做到难得糊涂。三国中,《杨修之死》就是死于自己的聪明和显摆,曹操最大的缺点的就是疑心深重,而聪明的杨修却偏要做曹操肚子里的蛔虫,忌讳的“神预言”脱口而出,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,误了卿卿性命。中国人特好面子,吹牛的人遍地都有,不必一定要一一戳破,笑一笑,心里对这人的话打几折即可,告诉自己“难得糊涂”。
当发现某些政策,制度,方法失当,不切实际甚至荒唐,而你无力改变时,也要学会难得糊涂,不必太较真。因为错误要付出一定代价,玩不下去,有决定权的人醒悟时,才会作出改变的,你要作的只是加速它的“玩不下去”,它要假你就给它假,它要荒唐就给它荒唐,反正是:以彼之道反施彼身,不给自己压力和焦虑。学会缓改压力和焦虑:遇到一件事,如果你喜欢它,那么就享受它;不喜欢,那么就避开它;避不开,那么就改变它;改不了,那么接受它;接受不了,那么就处理它;难以处理,那么就放下它,不和它玩了。简单地说:就是放下心中过大的欲望,真正放下就释然了。

例如所有的管理中,奖、惩制度也就是“胡萝卜加大棒”,是最低层的管理法则,也是用得最多的。面对高挂的为数并不多的“胡萝卜”的诱惑,当条件具备时,赶紧咬一口走人,因为不可能每人每次都处于颠峰。当估计跳起来也咬不到时,脸皮一厚不和它玩,不要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,而一无所获。学会暗自应对,不必抱怨气愤,反而要装作对“游戏”兴趣盎然的样,拿胡萝卜和大棒的人最害怕的就是“不和他玩”。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,真正高层次的制度和管理不是简单的功利激励,而是要从心里激发人们能对工作的热情,产生愉悦和兴趣,喜欢它,并有成就感,这才是工作真正的源动力。
   这里的糊涂不是真糊涂,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,外愚内智。内智就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、体验,使自己内心“不糊涂” 。
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潮有起落,月有盈亏 自然之道。选择了“平安”那就少“折腾”,选择了折腾,那就勇往直前,不能患得患失,搞得心理不平衡。当然条件具备时可以互相转换。但只能选一条道,鱼和熊掌难以兼得。

活得糊涂的人,容易幸福,活得太清醒的人,容易烦恼。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,凡事太过较真,烦恼无处不在。糊涂的人,不知如何计较,虽然简单粗糙,却因此觅得人生的大境界。苦难与幸福,都是生命对我们的奖赏。艰难过来的今天,就是明天活下去的希望。

发怒,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;烦恼,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;后悔,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;忧虑,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;孤独,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;自卑,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。摒弃这些,你就会轻松许多!

追求太执着,做事必完美,要求作完人,就是走极端,必为“妖”。最终只有三结果:进医院,遁空门,上天堂。大事要明白,小事要“糊涂”,大巧若拙,大智若愚。

所以有时“难得糊涂”是上道,也是心理疗法。
云淡风轻“糊涂”说。


评论      

点这里,制作我的音乐图文


[投诉举报]    [反馈问题]


内容为用户通过 爱唯美 制作,非官方作品。